CN

广州 大坦沙门户景观提升

联结美好记忆的城市街区

我们通过“链接·重构”的方式,创造一种有温度的街区空间,赋予其新的活动场所,加强城市内部的连接与活力,统整现有街道,构建人、场所和交通的和谐关系。

开发商 广州市境新置业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 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广州市荔湾区 设计时间 2019年
场地作为大坦沙门户,地处大坦沙主干道、地铁线及数十条公交线的枢纽点,人流、车流极为复杂,同时承载着来自中山大道、火车站、珠江新城、东山口、沙河、金沙洲等地的交通流和客流。





亚伯拉罕?巴拉班为我们构建了街道生活的美好愿景。本项目作为大坦沙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进出大坦沙疏散通道的重任,更是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体现着大坦沙岛的城市形象与风貌。我们希望打造一个能够承载美好记忆的场所,为街区内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们提供一个生态、便捷、有序、活力、舒适的公共场所。



针对交通混乱、环境拥挤、街道开放空间缺失、沿街界面脏乱、人群复杂等问题,我们对场地周边进行了深入调研,着重对周边社区居民、学校学生、企业员工等人群进行访谈。通过“链接·重构”的方式,创造一种有温度的街区空间,赋予其新的活动场所,加强城市内部的连接与活力,统整现有街道,构建人、场所和交通的和谐关系。我们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现。


优化交通组织,重构步行空间

车行人行混乱带来的拥堵,是场地最大的问题之一。针对车辆违章占道的现象,我们通过合理的停车空间规划及车辆管理等手段,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
同时,在桥中路通过绿化结合栏杆的方式,杜绝了行人随意穿越机动车道和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



在最初的设计方案中,我们曾提出缩小道路交叉路口的设想,试图通过减缓机动车在转弯处的车速以保护行人;同时减少步行者穿越斑马线的通行时间,打造更友好的步行空间。








提升植物品质,保留原生植被

基于场地拆迁的现状,我们划分出适宜种植区、建筑垃圾回填区等空间分区;沿街两侧适当联通树池或扩大种植池面积,改善现状树的生长环境,增加绿视率;
路侧绿化配合节点空间,增加具有乡土特色的植物品种,丰富观赏层次和季相变化,打造精致且富有节奏的植物景观。




重塑街道场所,完善街道设施

街道,作为城市的血脉,连接着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人。各式各样的人在此通行而过,怀揣着不同的目的,有着不同的目的地,他们需要一些可以停留、聚集、休憩的街头空间。



在公共空间营造上,我们采用塑造空间聚集节点的方式,提供交流互动的空间氛围;在户外家具设计上,对地铁广场及街头游园进行灵活的布置方式。人们或停留,或行走,或闲座,或交谈,这里成了供人们聊天、闲坐等候、儿童玩耍、来往人群休息的舒适空间。



地铁广场上,“地摊经济”重新焕发出活力。小商贩们如火如荼地经营着自己的产业,来往的行人有了临时歇脚、果腹之地;趴活儿的摩的师傅安静地等待着自己的下一单生意……这是生机勃勃的广州该有的烟火气。





东侧的街头广场,我们延续大坦沙岛的外形,提取水的形态,演化为铺装、休憩座凳、矮墙等元素,构建了灵动有趣的街头休憩广场。“水浪”的造型,犹如涌动的珠水,奏响大坦沙的交响曲,也激荡着每个与这里结缘的人的心。






美好落地,大坦沙宛若新生

在多方的努力下,大坦沙门户有了质的改变。违建逐步被拆除;交通由原来的双向四车道,更新为双向八车道;整洁的道路为人们提供了安全、有序的通行环境;眼前的风景更加靓丽、多彩。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与老荔湾不同、属于大坦沙独有的生活气息。



改造完成后,广州日报发布了一篇名为《“双桥烟雨”重出江湖》的报道,记者对岛上居民进行了走访。



大坦沙门户改造后的变化,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人们的出行方式、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环境,都因这次改造而得到巨大的改变、提升;具有现代生活流线的大坦沙岛,宛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