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广州 花都港头村改造提升

开发商 广州港头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 山水比德市政文旅广州设计院 项目地点 广东 广州 设计时间 2021年5月

1734674586378.jpg

1734674588827.jpg

传统村落的乡村振兴


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村落逐渐走向衰落。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时指出,搞乡村振兴,不是说都大拆大建,而是要把这些别具风格的传统村落改造好。


近年来,在国家顶层战略的号召下,乡村振兴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许多传统村落因此得到修复和保护,焕发新的风采。


2019年,六百年岭南古村——广州花都港头村入选广州市岭南特色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候选村,由恒广投资公司负责开发运营。拟结合周边旅游资源,引入国内外建筑大师,打造以文化创意、自然观光、教育研学、乡村旅游、生态农业为核心功能的乡创田园综合体,以点带面实现乡村振兴。山水比德有幸参与其中,与恒广投资公司通力合作,共同为港头村焕新貌


1734674663234.jpg


港头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1358年建村至今,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村子坐北朝南,大坑河、小坑河、四清河在村前汇入流溪河,形成独特的 “三水朝北,四水归源”的景象;典型的广府民居“梳式布局”, 特色镬耳墙、灰塑、石雕,以及村内保留的文孙曾公祠、云门曾公祠、云门别墅等历史文化建筑群,为港头村赢得了“露天的岭南建筑博物馆”的盛誉。


1734674775379.jpg

1734674777940.jpg

1734674780465.jpg

△2014年9月,港头村被评为第一批广东传统村落

同年11月,被评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然而,与许多历史文化古村相同,在城市化浪潮中,港头村逐渐走向衰落。面临着村容村貌衰败、产业发展落后、人口流失严重、资源亟待开发等现状问题,急需保护与修复。


山水比德介入后,设计团队进行了深入走访与调研,确定了“以岭南地域文化为起点,以提升古村文化特色为核心”的景观改造理念,避免大拆大建,通过对局部和节点的小改造、小更新,复兴古村风貌,提升文化氛围和活力;同时,通过建设有归属感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场景,提升古村旅游的参与性和体验感。从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三大方面提升改造,以点带面,实现全面振兴。


1734674823256.jpg

1734674825083.jpg


港头村作为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的代表,凝聚着岭南人民的民俗文化、生活智慧和地域特色。设计团队系统梳理了村落发展的文化脉络,深入调研挖掘村落历史,以“在历史场地里与时空对话”为主题,将港头村悠久的历史文化融入场地设计中。通过重新设计“新八景”,回应消失的“老八景”;围绕古村落特色文化氛围,修葺建设古色古香的现代化功能建筑;实现景观层面对场地的追忆和新生。


1734674827485.jpg


1734674831897.jpg


拱日捕影 延续文化印记


港头村东头立有门楼拱日楼一座,是抗日战争时期为抵御日本人而建。门楼坐西朝东,高二层,镬耳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青砖墙,大门嵌花岗岩门夹。


拱日楼正对东方,太阳升起时影子打在地面上,形成强烈的光影效果,是港头村独特的历史遗留。设计团队运用不同材料拼接,将拱日楼立面转变为地面影子铺装,从而形成多维整体性景观空间。


1734674834445.jpg


通过光影,地面与影子交叠成画,共同刻印着港头曾经的历史,延续其文化的印记。旭日东升,看到的是影子,延长的是历史。


1734674839862.jpg

1734674842091.jpg

1734674845570.jpg


文化广场 凝聚乡民情感


乡村的群体性活动特性,决定了对公共空间的需求。村民广场,既是文化的传承,又承担着功能性。设计团队在入口处设计广场空间,以框架构筑物与另一侧青山周平的【漏园】对称;并点种榕树呼应村口的百年古榕树。


1734674962189.jpg

1734674964070.jpg


广场景墙的设计,采用方形与圆形的结合——有棱有角,曲直分明为“方”;清净、自然,是为“圆”。在材质选择上,以鱼鳞纹与铜钱纹为主,取其鱼跃龙门、年年有余、招财进宝的美好寓意。


1734674968051.jpg

1734674969803.jpg

方圆交织、框架结构和半围合样式,加入植物的生机和活力,使广场更像一个古色古香的园林庭院,与百年古村相得益彰。未来,这里将成为村落最活跃的休闲娱乐场所,乡民们在这里交流情感、增加凝聚力,为港头增添无限文化与生活的气息。


1734674974115.jpg

1734674975649.jpg

1734674977850.jpg


时光长廊 忆历史觅新生


港头村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为使人们记得这些历史,设计团队沿风水塘一侧打造了历史文化时光轴。


参考古书形式,对文字进行拆解与重新排版,融入到铺装中,将原生材料局部嵌入。从“古村溯源”“港头古韵”“建筑民俗”“港头八景”“举人故里”“家风传承”“商贾重地”七个方面讲述港头村的历史与文化。


1734674986894.jpg

1734674990484.jpg


漫步老街石板路,仿佛穿过历史的时空,与过去的港头对话,体会曾经发生的故事,感受曾经的悠闲与自在。


1734675088253.jpg

1734675090252.jpg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传统村落的开发应还应注重生态效益,总书记强调要让良好的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港头村有着良好的生态景观格局,对其生态环境进行恢复也是本次改造的重中之重。


1734675094602.jpg


过去,由于村民生态意识的欠缺,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等问题,使风水塘水体遭到破坏,水质受到污染。设计团队采用狐尾藻对水体进行净化,使水质得到改善。


1734675096664.jpg

1734675101002.jpg


同时,塘上种植荷花,错落有致、疏密有度,生态得以恢复的同时,提升景观空间的美感。 夏日,碧波荡漾,满塘荷花盛开,浪漫了整个乡村。


1734675103011.jpg

1734675107171.jpg

1734675109251.jpg

1734675111899.jpg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对山水比德来说,乡村改造绝不是将城市中景观设计手法用低成本再现出来的一锤子买卖,而是兼顾后续管理维护和产业运营的一次长期过程。


基于港头村特有的岭南文化基底,由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广东恒广投资有限公司以及CBC建筑中心共同发起了“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美丽乡村项目,力求用长期的视角、全方位的思考方式,以建筑教育产业为先导,为港头村找到可持续、系统性发展之路。


1734675214316.jpg

1734675218831.jpg

1734675220736.jpg

△“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大师工作坊

图片来自恒广投资公司


在景观、建筑升级改造后,港头村引入文创教育、艺术展览、户外宿营、餐饮娱乐等多元业态,完成产业升级。同时,港头村传统的第一产业农业也进行了发展和升级,菓得菲蔬果种植基地坐落于此,占地面积300亩,主打绿色生态农业观光园综合性青少年研学基地。港头村正朝着一二三产业融合,着重培育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形式发展。


1734675251944.jpg

1734675257382.jpg

1734675263925.jpg

1734675266893.jpg

1734675268659.jpg

1734675273550.jpg

1734675276689.jpg

△图片来自恒广投资公司


1734675279365.jpg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村民,乡村振兴最终获利的也是村民,因此必须使村民充分参与到村落的规划建设中,激发其共谋共建的内生动力。


山水比德设计团队联合恒广运营管理团队积极与当地村民交流沟通,以乡民可以接受和理解的语言形式,最大程度提升村民参与度,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文化自信,更好地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振兴理念。


1734675348212.jpg

▲村民代表就山水比德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建议


1734675352185.jpg

▲村民代表就山水比德设计方案进行投票


1734675353873.jpg


岭南特色精品村建设以来,港头村的变化不断得到公众认可,越来越多人来到这游览、学习、亲子、放松,港头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村”,吸引着众多人前来打卡。


1734675356069.jpg